当前房地产市场分化趋势加剧,一线热点城市价格依旧上涨,二线重点城市逐渐发力,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加大,“去库存”仍是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和走势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将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扶持性政策破解房地产发展困局?
多重政策** 市场总体向好
当前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主要体现在投资增速下滑、销售增速放缓、库存压力大、景气度下滑、市场需求不足等。
从2015年市场运行情况看,总体呈现“弱势开局、中期企稳、年底翘尾”态势。商品住房均价始终平稳,波幅基本在3%之内上下浮动。
市场平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正确引导。2015年3月底,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先后出台“3·30新政”,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住建部、国土部相继下发扶持文件。长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和吉林省各项调控政策,去年6月4日,及时出台《关于支持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即“长11条”新政),降低购房贷款首付比例,缩短营业税征收时限,允许开发企业将在建工程分期分栋办理预售许可和抵押登记,在无籍房确权、物业维修资金交存时点等政策均实现重大突破。在多重利好政策**下,市场反映积极,总体向好。“长11条”新政给予市场宽松的政策环境,拉动住房消费,加大库存消化力度。
库存量尚可控
未来市场压力较大
化解房地产库存,既是当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房地产库存列为2016年五大任务之一。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鼓励各方购买库存商品房出租、鼓励房企降价,以及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发出了**房地产市场政策进一步加码的明确信号。按目前市场运行情况看,长春市累计可售房屋库存量尚在可控区间。但从对全市情况统计普查看,全市已拿地未开工、已开工和已批预售未售出的商品房库存尚有近4000万平方米,在未来2-3年陆续产生的增量,将对市场销售产生较大压力。
四大因素制约房地产市场发展
在当前经济下滑之际,房地产行业仍能起到经济“稳定器”的作用。那么,目前,长春还存在哪些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房地产业的“稳定器”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长春以汽车和轨道客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不高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加快供给侧改革
增加有效供给
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住宅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凤凰,所以,政府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在供给端实施结构优化,增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有效供给,有了高品质的产品,自然就有了住房消费。这样才能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