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
地图找房预约看房
您的位置: 住朋网>资讯>柳州> 柳州花开成海 价值超十亿的205亩商住用地转绿地使用

柳州花开成海 价值超十亿的205亩商住用地转绿地使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admin2018-03-21 09:28反馈/举报

    “现在的柳州,出门就能见到各种花开,真是花开成海,拍花的、拍人的、**的、合拍的,*忙的就是手机!”广西柳州市民蒋燕云发出“朋友圈”,并配各种花开的照片,赞美城市的美,引来许多点赞。

    柳州市壶东大桥底的黄花风铃木盛开,与蓝天、远处的建筑交相辉映。朱晓丽 摄

    “枝头见花不见叶,一路金黄一路香”。在柳州市学院路的人行道上有一条“金色花道”,黄花风铃木就排列在人行道两旁,犹如风铃状的黄花伴随着淡淡的花香,让人流连忘返。

    柳州学院路的道路两旁,黄花风铃木盛开,如系上了金黄色的丝带。 李莉军 摄

    在都乐公园,又是另外一番美景:百合花娇柔的花瓣、雅致的花姿,宛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仙女,翩翩起舞。市民们也趁着这大好春光,结伴前来,徜徉在醉人的花海中,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好春景。

    近年来,柳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长期注重为百姓“留绿”,着力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750亩地用于新建紫荆花公园、16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博物馆、黄金地段102亩地建街心公园……而今,柳州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街头四季都有不同的鲜花盛开。

    初次到柳州的人都难以想象这个中国西南工业重镇,曾是**的“酸雨之都”。拥有近百年工业史的柳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是本世纪初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被列为全国四大酸雨区之一。酸雨频率居高不下,曾达到81.8%至98.4%,有“十雨九酸”之说。酸雨,曾是柳州人噩梦般的记忆,当时市区许多石山都因酸雨变成光秃秃的“白头山”。

    柳州保利大江郡小游园的满树金黄下,人们在享受春光。 张荣兴 摄

    “过去,柳州的天空经常灰蒙蒙的,因为经常下酸雨,植物根本没有办法生长,自行车被酸雨淋过之后很快就会生锈。”今年已经72岁林秋生说,以前柳州整个城市到处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为甩掉“酸雨之都”的帽子,柳州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生态:通过燃料结构调整,提高气化率降低用煤率;调整工业布局,大批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改变工业区混杂在居民区、商业区混杂的情况,实行污水集中处理;严把“进口关“。

    2002年启动的“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做好沿江两岸55.5公里的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园林景观建设。

    经持续治理污染,柳州恢复了昔日的碧水蓝天、青山绿地。柳州“柳江环境整治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也捧回了“**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成为工业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范例。

    2012年,柳州提出打造“花园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园林景观,3年间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植物560多万株,四季花开不断已成为柳州人习以为常的事情。

    今年年初,柳州官方将价值超十亿的205亩商业和商住用地,转为绿地使用,让柳州再次在全国炫了一次幸福感、获得感。“山水城市中工业*强,工业城市中山水*美”,如今的柳州市民,**用这句话介绍自己的城市。

    来自柳州市环保局的数字显示,2017年,柳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8天,优良率84.4%;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关键词:花海商住用地绿地责任编辑:廖茜茜
  • 请选择意向区域
    • 柳南区
    • 柳北区
    • 鱼峰区
    • 城中区
    • 柳东新区
    • 柳江区
    • 鹿寨县
    • 柳城县
    • 融水县
    • 融安县
    • 三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