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桂中商埠”之称,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坐拥四大汽车集团,是当之无愧的“西南汽车城”;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正朝着万亿工业强市迈进……柳州拥有的一个个响亮的金字招牌,展现了西南工业重镇强势崛起的决心,也成为无数客商投资的热土。好项目落得地、有效益、留得住并非易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果客商是“船”,那么招商就是“借船”;如果资金是“风”,引资就是“借风”。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是借船乘风,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地破浪前行。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加快引进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唱好招商引资大戏,努力使柳州成为投资的洼地、商人的福地、创业的高地,构成了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大潮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顾茅庐充满诚意
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驶下生产线,享有“柳州城市门户园区”的阳和工业新区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业产业是阳和工业新区的“招牌”,受近年来市场因素影响,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要想实现“破局”,唯有引进更高质、更高效、更高端的项目,以龙头带动产业重新“上发条”。
“我们有银海铝业为‘底牌’基础,只要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材料产业链,就能为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面对亟待改变的传统形式,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开展“头脑风暴”活动,细化实施靶向招商,锁定了一系列符合**产业政策和新区**的招商项目,广西博睿恩半固态压铸铝合金模板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广西博睿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设计师曹海平既是中国“千人计划”归国人才,也是***轻合金技术专家。他结合建筑模板的行业需求,研究开发的采用高韧低铁铝合金材料制造铝模板、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工艺直接一体成型建筑铝模板、一体式筋框结构设计等技术,转化投产后的产品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行业,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精密汽车零部件等高质量零部件生产。“如果这家公司能在柳建厂投产,不仅能为柳州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铝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将为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想要吸引这只“金凤凰”来柳“筑巢安家”并非易事。2018年2月,我市组织人员专程拜访了曹海平博士,并隆重邀请曹海平博士将该项技术在柳州实施成果转化。新区党工委书记黄涛、管委会主任汤振国也先后到江苏沭阳拜访了曹海平博士和实地考察项目,共同探讨项目落地问题。
在2018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市委书记郑俊康会见了曹海平博士;同年10月,吴炜市长再次邀请曹海平博士来柳考察调研。被柳州市委、市政府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精神所打动,曹海平博士坚定了将项目落地柳州的想法。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项目协调小组全力协调,从项目正式签约到完成供地手续,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并于今年2月18日正式破土动工。
构建开放招商新格局
广西博睿恩半固态压铸铝合金模板项目的故事只是我市坚持以诚心推动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务实开展产业大招商行动,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外来投资呈现稳中有升、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今年我市实行“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专题招商、强力推进”的工作模式,成立10个重点产业(5个传统产业+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组,内聚外合、纵横联动。由市委书记郑俊康、市长吴炜分别带队,赴长三角和珠三角开展汽车零部件、不锈钢产业、光明集团合作项目等专题招商活动,招商邀商,洽谈项目,共对接企业43家。据统计,今年1月-2月份,全市引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2亿元,其中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7035万美元。
此外,我市还借助上通五、东风柳汽、联合汽车电子、耐世特、瑞明、中车南京浦镇等知名企业的吸引、衍生作用,依托“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精准对接“三类500强”、央企国企、独角兽等企业。例如密集对接光明集团、北京四方继保、北京科锐、浙江三进等知名企业,引进了联合电子、大华技术、汉睿金属铝等一批优强企业和项目落地。
通过“拓链补链、招大引强”的清晰招商思路,既提升了我市产业集群化程度,完善了上下游配套,也优化了产业的价值链与效益链,让我市向更高端产业进军的步伐迈得更加有力。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