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政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8月6日,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了解到,2019年1-7月,房企销售额稳步增长,15家销售额突破千亿,资源继续向龙头企业集中。从销售面积来看,房企销售面积TOP100均值达461.0万平方米。
销售攀升伴随着债务高企。据统计,52家规模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超5万亿,较2017年增长19.22%。债务高企,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不久前,**发改委刚发布通知收紧海外发债,对房企海外发债加强约束,新融资只能用于置换一年内到期之中长期海外债务,同时,还需就债务规模、期限等进行备案登记。
前十房企销售增长率均值12.7%
中指数据显示,前7月房企销售额TOP100均值达636.7亿元,规模破千亿的房企增加至15家。
2019年1-7月份,房企销售额超过千亿的企业均值为2043.7亿元,前十房企销售业绩同比增长率均值为12.7%。
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融创销售额超2000亿,其中碧桂园销售额高达4510亿元;中海、绿地、新城等10家房企销售额超1000亿位列第二阵营。500亿-1000亿、100亿-500亿的企业分别为23家、62家,销售额均值分别为693.2亿元、275.3亿元。房企销售额TOP100门槛提升至155.6亿元。
从销售面积来看,房企销售面积TOP100均值达461.0万平方米。2019年1-7月份,销售面积超千万平方米的企业达9家,碧桂园、恒大、万科销售面积稳居前三,保利、融创、绿地分列其后,其中碧桂园销售面积**为4786.1万平方米。
2019年1-7月,房企销售业绩稳步增长,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企业在融资、拿地、产品打造等均面临挑战。
在融资方面,**严控房地产金融风险,房企资金压力不减,在此情形下,房企积极通过多渠道进行融资,融资规模保持增长。
销售攀升伴随着债务高企。诸葛找房统计的52家规模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超5万亿,较2017年增长19.22%。保利、万科在内的17家房企 2018年的有息负债规模超千亿,债务压顶。从变化来看,2018年47家规模房企有息负债规模上涨,且涨幅超过30%的企业比比皆是,仅5家企业有息负债规模下降。
债务高企,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不久,**发改委刚发布通知收紧海外发债,对房企海外发债加强约束,新融资只能用于置换一年内到期之中长期海外债务,同时,还需就债务规模、期限等进行备案登记。
信用债融资规模高位运行
2018年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监管加强,债偿高峰来临。房企债偿压力大,主动去杠杆成为房企控风险的重要策略,降负债成为摆在每一个房企不得不跨越的槛。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房企海外债融资规模继续回升,融资成本小幅上升。从规模来看,7月海外债融资规模为人民币435.9亿元,同比增长102.6%,环比增长83.7%,其中,世茂房地产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1-7月房企海外债融资总额为3107.03亿元,同比增长26.11%。从融资成本来看,7月海外债加权平均利率为8.14%,世茂房地产、旭辉、绿地、时代中国等企业海外债票面利率均在7.0%以下。
此外。2019年7月,信用债融资规模高位运行,融资成本小幅下降。从规模来看,7月信用债融资规模478.6亿元,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63.1%。
债务压顶、融资收紧压力下,多数房企为缓解资金压力,或加快去库存,或减缓规模扩张和去杠杆降负债。龙头房企杠杆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好且债务结构合理,发生风险可能性*小,而中小房企杠杆水平高,短期偿债压力**且高度依赖短期债务,财务稳健性弱,要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
房企高杠杆、高增长模式注定不可持续,龙头房企纷纷在2019年主动进行战略调整,“降速求质”,展开高质量、多元化发展。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监管趋严、融资成本上升情况下,各房企应该合理控制发展节奏,谨慎调度资金,以谋求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