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央行官网发布:开展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利率为3.15%。
这意味着,中国在降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预示着,1月20日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至少有10基点的降息。
具体情况如下:
央行上次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时间,是1月15日,中标利率为3.25%,具体如下:
可以看出,1月15日的利率是3.25%,而**这次是3.15%,降低了10个基点。
而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是目前*要的“政策利率”,是影响当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本坐标。
去年利率改革之后,“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里的贷款利率,基本上被废。所谓LPR,就是每月20日由18家银行报价,剔除一个**价、一个***之后的平均价,由央行委托“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负责统计、发布。各银行的新增贷款,都要参考LPR执行。
事实上,2月3日央行在7天逆回购、14天逆回购的报价里,已经透露了降息10个基点的信号。但**的信号更加强烈,因为1年期MLF利率太重要。而前两天,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预测说”:MLF利率和LPR利率会同步下降。
专家解读
刘晓博财经:利好实体经济、股市、楼市
**,降息是实体经济、股市、楼市的利好,它在意料之中。 央行从2月3日就传递了降息的信号,后来央行副行长又透露过,所以降息基本上是“明牌”,显示中国央行透明度在增加,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降息幅度不算大,只有10个基点,显示管理层不愿意过分**资产价格。 从历史上看,央行一次标准降息幅度是25个基点。去年央行改变玩法,一次降息只有5个基点,我形容是“一个馒头掰5瓣,一次利好用5次”。这次出现了疫情,给了10个基点。
小银:有助于推进降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此次央行施行了2000亿的MLF操作以及1000亿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一年期MLF从3.25%下调10个基点至3.15%,央行进行此番操作的理由是: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每月20号发布的LPR,因为不出意外的情况之下,本月的公布的一年期LPR也会相应下调10个基点,这代表着我们在降息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MLF利率的下降是金融机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降低的体现,此举有助于推进降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