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根据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城中区作为示范城区,在拥有近800户居民的公园街道金沙角小区试点投放了两套资源回收设备,在柳州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众多居民对此表示支持。
上午10时许,城中区环卫所联合服务企业在小区广场举办了一个开机仪式,通过有奖问答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受到居民热捧。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入口处和10栋楼下分别安装了一套名为“资源回收站”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每套设备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居民。
全密闭的垃圾分类回收箱
记者看到,这套设备左侧有一个电子屏幕和称重台,右侧分别设置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共5个全密闭的回收箱。“有害垃圾”回收箱*小,“其他垃圾”回收箱**,且设置了两个。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能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非常简单:先用手机扫码下载“公益报国”APP,用手机号码注册登录。然后,将垃圾分类放置在称重台上,再分类进行投放。设备根据重量自动计算积分,今后,可以用积分兑换实用的礼品。在设备左侧面还设有一个带回收水箱的水龙头,方便居民投放完垃圾之后可以及时洗手。
“我们早就自觉开始分类了。”居民罗女士说,自从国内媒体开始宣传垃圾分类后,她和家人平时都很注意把垃圾分几个袋子扔,常见的垃圾怎样分类基本都了解了,如今终于有了分类垃圾桶,之前做的“功课”终于可以实践了。
居民纷纷拿出手机,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使用垃圾分类设备
现场有居民有提出,投放厨余垃圾的桶太小,担心无法满足使用需要;还有人提出,手机扫码注册、输号码,对于一些老人来说还是有难度。
对此,现场工作人员均一一作出答复。原来,现阶段每套回收站每天都有督导员值守,现场指导居民操作设备、分类投放。同时,他们也有备用垃圾桶,放满立即更换,必要时也会立即联系环卫部门来及时清运。
据城中区环卫所副所长聂晨介绍,目前,垃圾分类如何具体实施,相关工作怎样细化,环卫部门和各相关部门都在进行摸索研究。环卫所正在对公园街道的其他社区进行摸排调查,下一步,相关设备以及督导人员会逐步完善到位。今年内,争取实现公园街道办下属社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尽快借此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